640?wx_fmt=jpeg

当前,非洲多数国家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与非洲国家都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经济特区作为主要承载地,在实现南非“公正能源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南、中非绿色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以瓦尔经济特区为代表的南非能源转型示范区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南非能源转型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南非能源转型愿景与气候目标一致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给非洲带来的负担日益沉重。其中,南非是全球第12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碳排放远高于非洲平均水平。根据南非国家自主贡献中的承诺,南非到2025年之前完成碳达峰,到2030年减少28%的碳排放。电力行业是南非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电力严重依赖于老旧的燃煤发电站,燃煤发电厂提供了大部分电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向更清洁能源过渡的过程,需要在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和技能提升方面进行大量投资。

近年来,随着“气候正义”概念的出现,能源部门公正转型的概念也得到了重视。从传统能源向主要由可再生能源组成的低碳能源过渡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涉及金融支持、监管环境、基础设施和政治意愿等各个环节。2023年11月至12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南非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联合提出了“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JETP),支持南非减少煤炭的使用,转向更加清洁的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希望通过公正转型,减少对工人、小企业和低收入社区的负面影响,同时解决从煤炭转向氢能的融资缺口。根据南非公布的资金明细,JETP框架下的资金来源包括4%的赠款、63%的优惠贷款、18%的商业贷款以及15%的担保资金。

二、南非能源转型面临“双重标准”

南非是非洲乃至世界最为推崇低碳和清洁能源转型、实现所谓“环境正义”的国家之一。但是,南非能源结构的现状与能源政策规划之间也存在巨大的鸿沟。气候转型日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西方发达国家尤其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双重标准”。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使用化石燃料,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要求非西方国家减少使用。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加剧了气候变暖。近年来,受俄乌冲突等影响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机推高煤电需求,发达国家对化石燃料的生产和消费不降反升。

南非拉马福萨政府上台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围绕《国家发展计划2030》,一方面继续在国内改革电力系统,改善基础设施情况;另一方面强调绿色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能源投资等。从整体上看,能源转型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只有将公正的能源转型纳入政策过程,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公正能源转型可以帮助南非在达到碳中和的同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经济特区绿色转型发展

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历史遗留问题,南非政府于2012年启动了经济特区(SEZs)计划,将经济特区作为支持《产业政策行动规划》的重要手段,吸引国内外直接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

瓦尔三角区(Vaal Triangle)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南约60公里处。从历史上看,南非的瓦尔三角区一直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工业基地,对南非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至关重要。南非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显示,瓦尔三角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大量化工厂、钢铁厂、砖瓦厂等高污染企业,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持续高于南非其他地区。

瓦尔经济特区是豪登省增长和发展局在该省政府经济发展部指导下的特区,跨越了Sedibeng区域的三个城市。瓦尔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以六个战略支柱产业为基础,推动绿色能源驱动的工业转型,引导投资进入关键的粮食、农业和农业工业领域,利用门户物流的潜力,并利用瓦尔河沿岸蓝色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吸引国内外直接投资,致力于在豪登省南部走廊创造就业机会、推动技能发展和整体经济增长。

在清洁能源领域,氢能作为清洁、高能量密度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在南非,氢经济被定义为一个工业系统,其中能源载体及其燃料的主导作用是由氢和电力一起完成的。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如支持氢能发展的太阳能产能,将与支持瓦尔地区制造业绿色转型氢能产业链一起开发。南非内阁于2022年12月批准绿色氢能商业化战略,充分利用绿色工业机遇。近年来,瓦尔经济特区将可再生能源零部件的生产本土化,包括氢能产业链,使市一级的独立发电厂能够扩大绿色能源生产。笔者在瓦尔经济特区和豪登省对当地能源企业的调研发现,瓦尔地区的能源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存在一定的挑战,其中的许多技术或是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无法获得和应用,或者与传统能源相比没有成本优势,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此外,在南非还涉及许多相互竞争的利益攸关方,包括当地社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社会团体等使得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达成共识的过程更加复杂和曲折。

中非合作带来的新机遇

从整体来看,非洲的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现代化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演变过程,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多个方面。工业化是衡量现代化的核心标准,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的话,非洲离实现现代化的差距较大。非洲也在反思“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非洲的转型是从以农业为主导向工业化社会迈进,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非洲大陆正逐步摆脱过去单一的经济模式,开始向更加均衡和多元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202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南、中非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双边合作机遇

中国与南非的双边关系在中非合作中的地位非常突出。自1998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南非的双边关系已经提升为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中国是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重要的战略投资来源国和密切的合作伙伴,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的深度对接,主要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储能、输配电等领域互利合作。

在传统化石能源方面,中国和南非都是煤炭生产大国,南非煤炭资源量位居非洲首位,是传统的煤炭生产大国。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南非五国占全球煤炭使用总量的约82%。中国和南非都签署了《巴黎协定》,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对2030年之前降低碳排放作出各自的承诺。

在新能源方面,中国和南非都致力于开发太阳能和绿色氢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的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南非是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进口增长的主要来源。能源智库Ember报告指出,仅一年时间南非就从中国进口了400万千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发电量约相当于其年需求的3%。太阳能在南非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预计到2028年南非的太阳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7亿美元。中国还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发展氢能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国的产量超过3000万吨,约占全球氢气产量的1/3。

二、多边合作机遇

南非通过金砖国家、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等机制和平台,希望在非洲和全球范围内发挥建设性作用。拉马福萨总统本人也极为重视金砖机制的作用,2021年他发表《金砖对南非具有极大战略重要性》的文章,提出“加入金砖组织是提升南非发展优先事项的里程碑”,金砖国家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给南非带来的利益,尤其是新开发银行在交通、清洁能源、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重要角色。加入金砖机制使南非“增强了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强化了在全球舞台的行动主义,尤其是多边机制改革。我们从争取基于相互尊重和主权平等的世界秩序的集体声音中获益。”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南两国领导人也重申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向,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合作。中国提出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帮助非洲国家打造“绿色增长引擎”,缩小能源可及性差距,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比如,在非洲实施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启动“非洲中小企业赋能计划”和实施“小而美”民生项目等等。中国通过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和金融支持等国家合作,助力南非识别能源安全需求和挑战,转向可再生能源并改善电力基础设施。南非从金砖新开发银行获得的金融支持也主要和清洁能源相关。

中国和南非在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中,瓦尔经济特区的定位之一是绿色能源经济特区,希望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吸引更多有助于绿色产业转型的投资项目。在顶层设计方面,南非人文社会科学理事会等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工业能源转型模型,希望在瓦尔经济特区、农村和城市工业基地以及南非和中国的煤矿开采区等进行最佳实践的经验分享和复制。

企业参与南非经济特区建设的建议

中国企业在南非乃至非洲的能源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力非洲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改善基础设施。中南中非能源合作展现出广阔合作前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带来了新的机遇。中资企业在南非投资主要分布在约翰内斯堡地区和各省工业园,在非洲能源转型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南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将继续深化,尤其是太阳能、氢能和风能方面。

一是加强国际产能和发展梯次对接。中资企业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开发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非洲民众负担得起、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绿色能源产品,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旧能源体系更换过程中,加强最佳实践和知识分享,帮助弥补南非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探索更多合作内容和形式。中资企业在南非投资主要分布在约翰内斯堡地区和各省工业园,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在瓦尔三角区调研发现,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在南非新能源领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非洲光带”等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下一步,可根据本地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在太阳能、氢能等南非新能源重点领域,探索更多的务实合作形式。未来,中国可以发挥在光伏能源、数字经济、园区治理等方面的优势,不只作为设备供应商,还可以成为项目开发商和运营商。

三是注重本地化战略中的“含绿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同时,还要加强舆论宣传,不仅讲好中国企业自己的故事,还要从身边的案例、从“小而美”的项目中挖掘“他者”视角的讲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企业形象,传播好中国企业的声音。

(作者单位: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