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建设水平在世界领先,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化合作,越来越多建工企业“走出去”承包公路、桥梁、港口、炼油厂等大型海外工程。我国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由于对项目地形数据不足、对海外市场不熟悉、对国际工程法律问题不了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原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笔者曾协助不同承包商处理多项国际工程索赔,以下将结合经验对承包国际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本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此为上篇,包括投标报价阶段和合同磋商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

一、投标报价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Bid Pricing Stage

在开拓海外市场、争取国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前期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急于获得项目合同,企业在投标前往往忽视了对招标文件的深入剖析和项目现场条件的充分调研,盲目追求低价策略,导致投标文件中出现遗漏项,报价策略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后续项目实施埋下了成本超支、利润压缩乃至合同纠纷的隐患。

(一)从实践案例看投标阶段的风险

Risk Analysis during the Bidding Stage from Practical Cases

1. 乌干达欧文水电站扩建项目低价竞争导致项目亏损

The Uganda Owen Falls Hydro Power Station Expansion Project suffered project losses as a result of low-price competition.

项目在1992年2月8日的投标共有来自全球的13家承包公司参与竞逐,其中欧洲承包商占据了多数席位。四川国际公司提交了总额为6387万美元的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尽管在项目初期,监理公司、世界银行及项目业主方均对欧洲公司的投标表现出较强的偏好,但四川国际公司凭借其显著的价格优势,成功吸引了各方的关注与考量。经过多轮评审与深入协商,该项目最终于1993年11月5日顺利完成签约,项目于1994年1月正式动工。

然而,自1996年4月起,由于资金短缺问题的持续发酵,项目施工进展严重受阻,几乎陷入了全面停滞的状态。项目业主方于1996年9月7日终止了与四川国际公司的合同关系,直接导致其在该年度遭受了超过83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此次事件不仅是对四川国际公司项目管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凸显了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资金保障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未来,国际工程承包商应总结此次四川国际公司经验,加强项目前期的资金规划与风险管理,以更加稳健和专业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 非洲某跨国桥项目在投标阶段未对业主的合同陷阱充分识别

The owner's contract traps were not fully identified during the bidding stage of the Cross-border Bridge project in Africa.

以某国企在非洲某跨国桥项目为例,业主通过打乱或者调整合同文件优先次序,从合同中排除了对于不确定性很高的文件,从而规避了业主方责任。

(1)业主通过专有条款把地质研究报告排除在合同文件之外,从而排除地质勘查的相关责任。现实际施工中证实,招标文件提供的较近距离的土场填料质量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导致承包商后期施工中因选择较远土场而增加了较多的运费和土资源费成本。

(2)在签订合同协议书时,业主把通用行政条款规定的合同文件解释顺序中投标函的附件(已标价工程部清单和单价定义)删除,导致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和单价定义解释顺序在特别行政条款、一般行政条款、技术条款和图纸之后,在发生单价定义与技术规范和图纸冲突时,技术规范和图纸解释优先于单价定义。如主桥桩基钢护筒实例,承包商投标报价时根据单价定义中对护筒壁厚等于10mm的规定计算成本,但是技术规范对护筒壁厚的规定为最小厚度为10mm,施工中因地质原因导致护筒壁厚需增加至25mm,因合同协议书中技术规范解释顺序优先于单价定义,导致承包商无法在因为护筒壁厚增加需进行单价调整时处于不利地位。

(3)承包商在投标阶段未提交同为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的单价分析表(单价和包干价),承包商在执行阶段时发现合同清单单价分布畸形(有些高至成本价1-2倍,有些低至成本价四分之一至三分一),导致在执行阶段无法计算并提交合理的单价分析表。

(4)业主在专用条款中增加了修改引起的差额大于合同原始金额5%才适用调价公式的前提,提高了承包商调价的难度,导致承包商需要承担修改差额低于合同原始金额5%的情形的风险。承包商在投标阶段以国内调价规范和FIDIC条款的调价条款分析,并未发现业主在专有条件设置的限制导致的风险。

(5)业主要求承包商在投标阶段必须考虑报价,并选择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规格的设备,但在进行任何订单之前,它们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合同中对需要业主或监理的批准未有明确和细化,且表述模糊,导致批准的权力可以按照业主或监理的主观意图进行更改或扩大,变相增加了承包商的审批难度和时间。

此种合同陷阱细微而又隐蔽,致使承包商在投标阶段无法及时迅速的甄别,且承包商投标阶段也未有引进专业律师团队进行风险辨识。现通过执行阶段的实践,再次证实了业主管理团队的合同管理经验丰富,并且有专业律师团队支撑。所以承包商要正视业主方的专业性,不能因为项目所在国是非洲国家而忽略欧洲标准在非洲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否则,承包商总是在业主设定的规则或规则创造的场景中,进行被动应对。

3. 非洲的International Border 公路项目报价阶段未考虑汇率、税费风险

Exchange rate and tax risks we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quotation phase of the International Border Road project in Africa.

又例如在非洲的International Border 公路项目,发现投标阶段未充分考虑以下主要问题,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1. 报价函(A\B\C)未考虑申请外币支付及支付比例,合同币种全部为本币支付,因此,如汇率波动导致成本增加的部分,无法申请外币支付的调价,汇率损失将由承包商自行承担;2. 按照中标后的合同工程量清单进行分析,暂列金额(provisional sum),指定分包(Prime cost),税费(16%)等费用大约占合同金额的 36%,承包商实际的实体工程款为约为KES 60 亿先令,仅占 64%。

(二)投标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Risk Response Measures during the Bidding Stage

在项目投标阶段,应实施全面而精细的风险防控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广泛收集并分析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材料供应情况等;细致研读招标文件,确保对合同条款、技术要求、评标标准等核心要素有准确理解;在报价策略上,应灵活运用不平衡报价法,通过合理调整不同工程部分的单价,既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又能在保持总体报价竞争力的同时,为项目后续实施中可能的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预留利润空间;同时,积极利用企业自身在某些施工领域的优势单价,通过优化设计、技术创新等手段,增加这些优势项目的工程数量,以进一步提升项目整体盈利能力。

二、中标后合同磋商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ost-Bid Contract Negotiation Stage

尽管在投标报价阶段已对潜在风险进行了详尽的评估,若这些风险评估未能有效转化为合同关键条款的具体体现,则依然难以规避后续风险。鉴于国际工程项目普遍具有建设周期长、规模宏大的特性,工程索赔是常态。因此,自合同订立之初,即应将索赔纳入重点考量范畴。

在构建合同双方权利义务框架的过程中,各方均面临着各自独特的风险挑战。核心任务在于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合同条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方提出索赔的可能性,同时确保自身在必要时能够充分行使索赔权利。这要求合同制定者需具备高度的预见性,能够识别并合理分配潜在风险,采用明确的条款界定双方责任范围,以及设置合理的索赔处理机制,从而确保合同内容既能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项目的顺利执行与完成。

(一)订立合同需要注意的合同条款

Contract Terms to Consider When Signing a Contract

1. 关于开工、竣工日期的条款

Terms Regarding Commencement and Completion Dates

鉴于合同生效前可能遭遇的诸如业主许可未齐备、进场条件不达标等不利因素,承包商在合同谈判中应极力细化开工令的生效标准,并明确规定开工日期自所有条件达成且开工令发布之日起算。具体条款可涵盖:业主需确保已合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或所有权,并获取政府建设许可,及时交付施工场地;向承包商支付合同约定的预付款;区分有限开工令与正式开工令的法律效力,以正式开工令作为项目实际开工的基准点。此举旨在减轻承包商因开工延误而面临的工期压力及潜在延期风险。

2. 竣工验收与接收证书条款

Completion Acceptance and Certificate of Acceptance Terms

合同谈判阶段,明确接收证书签发条件及流程是保障承包商权益的关键。从实体层面看,竣工测试作为接收证书发放的前提,合同中应详细列出各项性能指标,并约定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性能测试,验收合格后由业主签发接收证书。若业主提出额外要求,如满足PPA协议中的商业运行标准或并网条件,承包商需审慎评估此类条款,避免项目收尾阶段的法律纠纷。接收证书颁发后,双方权利义务发生转移,除承包商责任导致的工程缺陷外,工程保管责任转由业主承担。

从程序上,合同应规定业主在收到承包商竣工验收申请后的合理期限内必须作出回应,否则视为默认接受,并赋予承包商因业主原因导致竣工延误的索赔权利。同时,应清晰界定瑕疵与重大缺陷的区别,确保非重大缺陷不影响接收证书的发放。

3. 关于保函条款

Terms of Letter of Guarantee

合同谈判中,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及质保金保函等担保条款是双方协商的重点。履约保函方面,承包商应争取有条件且闭口形式的保函,或要求业主提供对等支付担保,以降低被恶意利用的风险。条款中应明确保函扣除、没收的条件、程序及比例,设置保函递减机制,并考虑使用中资银行境外机构开具的保函以减少风险。质保金保函期限应与质保期一致,注意避免业主将履约保函期限无故延长至质保期满的做法。

4. 索赔与变更条款

Terms of Claims and Change

国际合同中需明确索赔事件、不可抗力事件的定义、范围及处理程序。例如针对新冠疫情等特殊情况,应探讨政府行政命令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并在合同中灵活应对。索赔程序上,应规定不可抗力通知的提交时限及证明材料要求,设置争端解决机制如DAB作为仲裁前置程序,以减少诉讼成本。对于EPC合同中的变更,应明确变更指令的类型、补偿原则及计算方法,赋予承包商在特定条件下拒绝不合理变更的权利。

5. 背靠背协议条款

Back-to-Back Agreement Terms

背靠背协议中应详细规定附条件与附期限条款,确保分包合同与主合同同步生效。责任转移条款需明确,若分包商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承包商在承担业主追偿后可向分包商追偿。分包商应提供与主合同相匹配的保函,并考虑代位求偿权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适用性。背靠背协议旨在构建总包与分包间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8月27日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项为付款前提条款效力问题的批复》规定:“大型企业(员工在1,000人以上,年营业额在人民币4亿元以上【1】)在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货物或者服务过程中,与中小企业约定以收到第三方向其支付的款项为付款前提的,因其内容违反《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第六条、第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该约定条款无效。”

6. 业主原因导致的暂停与终止条款

Suspension and Termination Terms Owning to Owner

为保护承包商权益,合同应明确业主迟延付款导致的停工、误工索赔机制,包括索赔内容、提交及答复期限等。当迟延付款达到一定比例时,承包商应享有单方面终止合同的权利,且不影响其他合同权利的实现。合同中对损失的定义应详尽,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如预期可得利益),以减少未来争议。

7. 重视合同附件

Be mindful of the attachments to the contract.

工程合同除了合同主文,一般还有投标文件、会议纪要、规范性文件等作为附件。就合同条款而言,当前国际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标准化合同体系,诸如FIDIC、ICE、JCT等,已展现出高度的成熟性与完备性,其风险分配机制相对均衡且公正。当前国际工程市场普遍呈现为买方市场态势,业主或甲方在合同谈判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关键性合同条款的修改空间有限。

附件的选择不仅关乎合同细节的完整性与精确性,更在于如何在条款中明确赋予这些附件的法律效力,以及确立它们之间的优先级顺序。附件作为合同条款的补充与延伸,其内容与形式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界定、争议解决乃至风险规避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合同谈判与制定过程中,应给予附件部分充分的重视与细致的考量,确保附件内容既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又能在法律层面为合同主体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通过明确附件的法律效力与优先级排序,进一步巩固合同框架的稳固性,为合同的顺利履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案例看磋商阶段落实合同条款的重要性

The Significance Of Enforcing Contract Terms During The Negotiation Phase By Practical Examples

1.斗山巴布科克能源有限公司诉马贝设备和材料有限公司

Doosan Babcock Energy Ltd. v. MAB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Ltd.

Doosan公司及MABE公司为巴西一项能源工程的承包方及业主。根据双方合同,Doosan需向MABE提供两个工业锅炉。此外,Doosan还需为两个工业锅炉申请见索即付保函,保函期限届满日期为MABE签发验收证书之日。在实务中,验收证书通常需由工程师签发。而此案中,MABE却被同时指定为签发验收证书的工程师。合同起草过程中,原本与验收有关的FIDIC条款被修改,删除了部分对业主方验收工程的限制。

换言之,MABE可基于合同,毫无限制地拥有要求履约保函的权利——直接将承包方的违约行为通知担保人从而索款。在履行合同过程中,MABE接收工程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一直未签发验收证书。2013年8月,MABE威胁并向Doosan索要5700万美元的延期及工程缺陷费用。Doosan因而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某国高速路项目五标和六标的合同条款分析

Analysis of Contract Conditions for of the Highway Project

(1)公路项目合同的专用条款比较

Comparison of Special Conditions in Contract for Bid 5 and Bid 6 of the Kathmandu Road Project in Nepal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3

表格1:合同条款比较

(2)FIDIC黄皮书通用条款和银皮书通用条款的比较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 in FIDIC Yellow Book and Silver Book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4

表格1:黄皮书和银皮书通用条款比较

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使用不同版本的FIDIC条款会对承包商产生不同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笔者在协助承包商审查合同时建议将黄皮书第8.5款(c)项内容添加到专用条件中,并明确定义异常不利气候条件,同时建议参考气象统计数据及间隔期,或将遭遇的不利气候条件与之前类似事件的发生频率作比较。

(3)某国跨国大桥项目合同条款分析

业主在进行合同条款权利义务分配时,对承包商的义务进行了明确细致的描述,对己方的义务进行了模糊化或淡化的处理,导致承包商在权益受到伤害时,无法找到相应的条款进行抗辩。另合同条款中对业主方权力或权限未有详细的细化描述,导致业主方或业主相关任何人员可以随意放大其权限,对承包商进行过度管理和约束,但承包商方未有对业主或监理人员的不当和不合格行为进行抗辩或投诉的权利。且整个合同对于变更的具体细节未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承包人的索赔程序也未有提及。

按照合同和规范规定,项目参与单位众多,除了承包商,业主和监理单位外,还有诸如设计外检,第三方技术外检,质量外检等7-8家单位参与,各个单位之间互不统属,互相之间交叉检查时,经常有不同意见,反复的修改等导致审批程序非常长,但延迟责任又统一归属于承包商。

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5

表格3:合同条款及风险

— 注释 —[1]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是什么 - 国家统计局 (stats.gov.cn)。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不同阶段

十大风险及应对措施

(中)

我国基础建设水平在世界领先,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化合作,越来越多建工企业“走出去”承包公路、桥梁、港口、炼油厂等大型海外工程。我国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由于对项目地形数据不足、对海外市场不熟悉、对国际工程法律问题不了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原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笔者曾协助不同承包商处理多项国际工程索赔,以下将结合经验对承包国际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本文分为三部分,此为中篇,包括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风险与争议,劳务分包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物资采购阶段的风险,以及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

三、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的风险及争议

Risks and Disputes in the Survey, Design, and Commencement Stages

国际工程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面临多重风险与争议。勘察阶段,地质条件不确定性、数据准确性问题易引发设计调整与成本超支风险;设计阶段,技术标准差异、设计深度不足或变更频繁,易导致施工延误与成本争议;开工前,合同条款模糊、施工许可延误、材料设备供应不及时等,均可能阻碍项目启动,引发法律与经济纠纷。因此,需加强前期调研,明确合同条款,确保设计合理性与施工准备充分,以规避潜在风险与争议。

(一)从实践案例看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的风险和争议

Examining Risks and Disputes during the Survey, Design, and Commencement Stages from Practical Cases

1.某跨国桥项目勘察问题

Survey issues in the Cross-border Bridge project


某跨国桥项目在北引桥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因实际情况与业主前期提供的地形条件不符导致产生工期顺延,也因实施设计时自然地形勘察与初步设计时的地形勘察之间出现差异而产生了工期顺延。虽然经过与业主多次协商后,业主同意对工期进行顺延,但不同意对工期顺延产生的费用进行补偿,因前期地形勘察的问题虽然承包商无需承担工期延误的违约金,但也要承担工期顺延产生成本。

2.非洲公路项目的开工条件问题(贷款、工程现场安全、预付款保函)

Issues with the commencement conditions of the African highway project (loan, site safety, advance payment guarantee)


因在国家边界的恐怖主义活动,某非洲国家A郡目前为“橙色风险”(高风险)地区,现时不可能在当地开设银行账户接收业主支付的工程预付款以及往后的进度款,这相当于承包商无法接受整个合同的付款履行。此时业主向承包商发来开工令,按照双方合同约定,承包商在收到业主开工令28天内需要开工。如果承包商按业主要求开工,则面临无法回收工程款的风险;如果不开工,则面临被业主没收履约保函的风险。在协商过程中,承包商找到合同依据,通过罗列证据,提出项目资金、工程现场安全、预付保函未落实等情况,以证明项目未达到开工条件。

(二)风险应对措

Risk Response Measures

在国际工程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中,需采取综合措施避免风险。首先,确保勘察设计的严谨性,通过招投标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勘察设计单位,严格审查其资质证书、技术力量和业绩,并通过法律顾问对合同进行鉴证,确保合同条款明确、无遗漏。其次,加强设计文件的审查,确保设计成果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避免因设计错误或不符合规范而带来的风险。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信息畅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在开工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风险应对计划,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和风险自留等策略。同时,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和合法性,防范缔约风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国际工程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的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通过细致勘察、严格设计审查、完善合同管理、资质审核、风险评估与应对、加强沟通协调及合规性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国际工程勘察、设计及开工阶段的风险。

四、劳务分包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bor Subcontracting

在工程承包中,国内外均偏好劳务分包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速增效、节约资源。但引进高效、合作良好、执行力强的劳务队伍成企业难题,海外项目尤甚,因其综合风险因素更复杂。

(一)以东非高速公路项目看国际工程劳务分包风险

Examining Labor Subcontracting Risks 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East African Highway Project

中国某建筑公司在东非某国承接了一项大型高速公路工程。由于项目规模庞大,施工周期长,承包商决定采用劳务分包模式,将部分施工任务分包给当地及国际上的劳务分包商。承包商在初步筛选分包商时,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资质审核,但未能充分考察分包商的实际施工能力和信誉记录。导致最终选择的一家当地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表现不佳,施工质量低劣,多次被监理单位要求整改。由于合同条款中关于劳务费用、工作时间、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约定不够明确,承包商与当地分包商之间频繁发生合同纠纷。特别是当施工质量问题被提出时,当地分包商往往以费用不足、工期紧张等为由推诿责任,导致问题久拖不决。

(二)劳务分包的风险应对措施

Risk Response Measures for Labor Subcontracting

针对海外项目,首要原则是选择证件完备(含营业执照、承包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的正规劳务公司,规避包工头模式风险。其次,提升招标文件质量,全面考量队伍资质、履约能力、财务状况,确保招标透明公正。企业应组建跨领域专家评标小组,综合评估经济、技术、质量、安全、财务及监审等多维度因素。

制定适宜的劳务分包策略时,需紧密结合项目实际与所在国法律环境,客观评价各队伍,避免单一追求低价,而应综合资信、财务稳健性、施工经验及抗风险能力等,选出性价比最优的合作伙伴。

五、物资采购阶段的风险

Risks during the Material Procurement Stage

物资材料费用作为工程项目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占比超过50%,其管理效率直接关乎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及经济效益的实现。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物资管理涉及询价、海运、清关、订货、进出口手续等多个复杂环节,相较于国内项目,其操作难度与复杂度显著提升。物资供应的及时性更是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一)从非洲大型水电站项目看物资采购风险

Examining Material Procurement Ris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Large Hydro Power Project in Africa

中国A企业成功中标非洲某国的一项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该国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且对建设材料有着严格的技术和质量要求。A企业作为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调试等工作。

在物资采购初期,A企业遭遇了供应链不稳定的风险。由于项目所在地远离主要港口和物流中心,加之当地运输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如特种钢材、大型发电机组等)的运输成为一大难题。同时,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钢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显著,增加了采购成本的不确定性。

A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与多家国内外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然而,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加之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给供应商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部分供应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拖延交货、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A企业的采购计划和项目整体进度。

面对上述风险,A企业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In response to the aforementioned risks, Company A has taken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1.加强供应链管理:A企业积极与国内外物流公司合作,优化运输路线和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同时,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度,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稳定性。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合格的物资。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A企业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并建立了黑名单制度。

2.优化供应商管理:A企业引入了先进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对供应商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和管理。通过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表现、财务状况、技术实力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供应商策略,确保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经过一系列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A企业成功克服了物资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确保了水电站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这些经验也为A企业未来在国际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二)物资采购阶段风险应对措施

Risk Response Measures during the Material Procurement Stage

物资管理部门应致力于资源整合与优化,积极拓展并维护国际采购网络,提前建立并维护一批信誉卓著的供应商与货运代理商名录。通过综合评估材料、设备采购成本、海运代理费用等因素,力求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同时,需加速审批与采购流程,确保项目所需物资能够迅速到位。此外,项目物资管理部门需与工程等部门紧密协作,依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精准预测并提前提交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公司物资招标团队应深化市场调研,实时跟踪物资市场动态,对采购标的进行多维度综合比较,并依据中标清单,严格监控采购价格波动,确保物资采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六、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for Contract Management

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是有效调控工期进度、保障工程质量及精准控制成本的关键策略,其核心地位不言而喻。自主合同订立至分包合同细化,每一环节均蕴含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因而持续且严谨的风险控制机制至关重要。若对主合同条款理解不透彻,往往在投标报价初期即已置于不利境地;加之若后续对分包合同的风险防控失之于宽,则整个项目将难以彰显竞争优势,凸显了工程合同文本中每一字句均蕴含重大经济价值,需以极其审慎的态度予以对待。

(一)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常见问题

Common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1. 承包商管理人员重专业轻商务:中国公司派遣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者多为工程专业背景,常聚焦于技术与管理层面,而对商务风险如验工计价、合同变更、汇率波动及财务税务管理重视不足,尤其在大型复杂项目中,其商务处理能力显现短板。

2. 项目管理方式与国内不同:国际项目管理中,业主常聘第三方监理(多为发达国家背景),依据国际惯例监管项目,涵盖工程量确认、计价签认及变更索赔等,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若项目涉及国际金融机构资助,其代表亦会严格监督合规性,加之当地媒体关注,使中国公司需应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远超国内项目范畴。

3. 变更索赔处理乏力:在乌干达欧文水电站扩建项目中,合同管理人员因经验欠缺,未能敏锐捕捉并有效应对潜在的变更索赔机遇,即便识别到机会,也因能力所限未能达成预期成效。项目遭遇“合同缺陷显著及业主代表、监理的阻碍”等挑战时,显得应对无策,凸显了变更索赔管理方面的力不从心。

4. 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薄弱:国际工程项目需遵循东道国的财务与税务法规,这对中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团队提出了严峻考验。对于资深跨国企业而言,或已逐步适应这一过程,但对于新晋国际市场者而言,构建高效的财务税务管理体系仍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某些经济困难的国家,税务稽查力度加大,若未能精准筹划,可能导致项目利润被高额税负侵蚀,使得部分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领域虽投入巨大,却面临盈利微薄甚至亏损的困境。

(二)合同管理应对措施

Contract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合同条款的完备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结算的顺利进行、工期的严格把控、质量的高标准实现以及资金支付的及时性与安全性。因此,强化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项目实施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详尽的合同交底工作,确保项目团队成员对合同条款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同时,密切监控合同对方的履约表现,及时收集并整理第一手资料,为可能发生的索赔或争议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实施高效且系统的合同风险管理策略,是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显著提升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通过精细化的合同管理,方能够更好地驾驭项目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不同阶段

十大风险及应对措施

(下)

前言

我国基础建设水平在世界领先,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化合作,越来越多建工企业“走出去”承包公路、桥梁、港口、炼油厂等大型海外工程。我国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由于对项目地形数据不足、对海外市场不熟悉、对国际工程法律问题不了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原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笔者曾协助不同承包商处理多项国际工程索赔,以下将结合经验对承包国际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本文分为三部分,此为下篇,包括施工组织阶段的风险、工程变更签证及索赔、结算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还有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2

七、施工组织阶段的风险

Risk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tage

在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中,确保施工组织的经济性、科学性与均衡性是实现项目高效运行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要素。若施工安排缺乏合理性,将直接引发人力资源、物资材料及机械设备等关键生产要素的严重浪费现象,这不仅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还可能对项目的进度与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具体而言,工序安排的失当可能导致劳动力效率低下,表现为工人工资未能充分体现其劳动价值,甚至出现窝工(即工人因工作安排不当而闲置)及返工(已完成工作因质量问题需重新执行)的情况,这些均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若未能科学规划,特别是临时设施位置选择不当,将迫使项目方进行不必要的拆除、搬迁及重建作业,从而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与时间损耗。

(一)从非洲某公路项目延误与亏损看施工组织的风险

Examining the risks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from the delays and losses of an African road project

我国某工程联合体在承建非洲某公路项目时,由于施工组织阶段风险管理不当,导致项目严重拖期并产生巨额亏损,同时对中国承包商的国际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施工组织阶段,联合体对招标文件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现场考察也未能充分重视,导致对项目风险的认知不足。合同条款中,业主将诸多潜在风险转嫁给了承包商,包括料场情况、征地问题等,而联合体在投标前未能有效识别并预防这些风险。施工管理上,联合体未能充分适应当地环境,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等方面存在不适应,未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施工条件。

项目在四年多的实施期间,仅完成了35%的实物工程量。尽管业主同意延长工期并免除工期罚款,但要求提供高额无条件履约保函,最终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项目合同被终止。联合体不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承包商需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加强现场考察、熟悉当地法律法规与施工环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盈利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组织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Risk Response Measur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tage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必须秉持全面审视与深入分析的原则,从优化施工流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这要求项目管理者既要具备前瞻性的视野,能够预见并规避潜在的资源浪费风险,又要具备精细化的管理能力,通过有效控制整体施工节奏,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效益,确保项目在既定预算与工期内顺利完成,同时维护良好的工程质量与安全标准。在法律专业性层面,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与调整还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保所有施工活动均处于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执行。

同时,也可以借助P6这样的工程管理软件进行更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

At the same tim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oftware like P6 can be used to achieve mor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3

工程管理软件

八、工程变更签证及索赔

Variation Order and Claim

(一)工程变更签证

Variation Order

在国际工程领域,变更签证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常见且关键的一环,它涉及合同内容的调整、工程范围的变更以及费用的重新评估等环节。以下是国际工程发生变更签证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找准合同依据,遵循合同条款,明确变更范围。

2. 及时提交变更申请,附上详细的变更理由和依据;遵循审批流程,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文件应完整、规范,并加盖相关方的有效印章或签字,以确保其法律效力。

3. 明确变更实施方案,在变更获得批准后,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材料采购、人员安排等;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变更内容按批准的方案执行,并及时记录变更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数据;妥善保存变更相关的所有文件、图纸、照片等资料,以备后续验收、结算和审计之需。

4.合理评估变更费用,根据变更内容和合同约定,合理评估变更所需的费用,并编制详细的费用清单。

5. 在变更签证过程中,应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6. 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在变更签证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变更方案以符合新要求。

综上所述,国际工程变更签证需要严格遵循合同条款、及时提交申请、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合理评估费用并加强沟通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变更签证的顺利进行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国际工程索赔程序及时效问题

Timeliness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laim Procedures

17版FIDIC系列合同条件下的索赔通知及时效。17版FIDIC黄皮书第20.2.1款[索赔通知]规定,索赔方应在其察觉或本应已察觉索赔事件或情况发生后尽快并在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通知”,对引起成本损失、工期延误或DNP延期的事件或情况进行初步描述,并明确标明其为索赔通知。如果索赔方未能在上述28天期限内发出该索赔通知,则索赔方无权获得费用和利润补偿或时间延长,而被索赔方则被免除与索赔事件或引起索赔的情况相关的全部责任。是否为有效通知。此时,需对索赔方提交的理由说明并结合以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1)如果接受该迟交的索赔,是否会对被索赔方的利益造成损害,如果是,会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

(2)就第20.2.1款[索赔通知]规定的时效而⾔,索赔方在其提交的索赔报告中是否包含支持证据,证明被索赔方此前已经获悉引起索赔的事件或情况;

(3)就第20.2.4款[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规定的时效而言,索赔方在其提交的索赔报告中是否包含支持证据,以证明被索赔方此前已经知道了索赔的依据。

17版FIDIC红⽪书和黄⽪书在索赔处理流程方面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银皮书中因为不设工程师,相关问题由业主代表或被索赔方直接处理。

银⽪书第20.2.2款[初步回复](黄⽪书第20.2.2款为[工程师的初步回复])做了相应修改:当索赔方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发出索赔通知时,被索赔方可在收到索赔通知后的14天内直接通知索赔方(而非工程师通知),该通知为“无效的索赔通知”,删除了黄皮书中“默认有效的索赔通知”的相关内容。在银⽪书第20.2.4款[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和第20.2.5款[索赔的商定或决定]中的工程师角色则由业主代表取代。此外,在第20.2.7款[索赔的一般要求]中,由于银皮书的支付没有黄皮书的工程师签证流程,而由业主直接支付,因此对索赔的支付规定也相应进⾏了修改。

17版FIDIC黄皮书第20.2.2款[工程师的初步回复]规定,如果工程师认为索赔通知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则工程师可在收到索赔通知后的14天内说明索赔方的索赔通知不符合时效并给出理由,该索赔通知被视为“无效的索赔通知” 。如果工程师未在收到索赔通知后的14天内发出该通知,则索赔通知被视为 “默认有效的索赔通知”。

黄皮书第20.2.4款[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进一步规定,索赔方需在其察觉或本应已察觉索赔事件或情况后的84天或其他约定的时间(该时间需由索赔方提议并征得工程师同意)内提交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其中包括索赔的合同或其他法律依据(statement of the contractual and/or other legal basis of the Claim)(可称为“索赔依据”)。如果“索赔依据”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则工程师可在该时效期满后的14天内通知索赔发,原索赔通知被视为“无效的索赔通知”。如果工程师未在14天内发出该通知,则原索赔通知仍然被视为有效(“默认有效的索赔通知”)。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在索赔方按照第20.2.4款[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 第一次提交的索赔报告中,索赔的合同或其他法律依据(“索赔依据”)显得格外重要。该索赔时效主要针对的是“索赔依据”的而非整个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因为如果“索赔依据”不成立,说明索赔方没能论证自己具有索赔的权利,进而索赔报告中其他所有详细的索赔证据再完整也没有意义了。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发出索赔通知和第一次提交索赔报告)下的“默认有效的索赔通知”,如果被索赔方反对,则他应告知工程师并附详细的反对的理由说明。索赔方在收到工程师“无效的索赔通知”后,如果不同意该通知并认为其晚发出通知或索赔报告是有原因的,索赔方应在其完整详细的索赔报告中说明他不同意并给出不同意的理由以及晚发索赔通知或晚交索赔报告(“索赔依据”)的原因。

(三)实践案例——中东合同变更索赔的困境与破局

Practical examples - The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of Contract Change Claims in Mideast

1. 项目情况:中东管理项目涵盖油田开发、天然气处理、炼油石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宏大,技术先进,标准严格,国际化程度高。项目管理团队(PMT)主导项目安全、进度与预算,多部门(PID、HSE、VID等)协同制衡,确保质量、安全、环保等全方位管理。

2. 中东项目索赔面临三大困境:一是合同结构复杂,包含众多独立章节,如沙化条件、增值税条款等,且争议解决机制繁琐,增加了承包商不满时的申诉难度;二是合同条款严苛,从合同签订之初便设下重重障碍,如母公司担保、变更索赔限制等,旨在减少承包商变更与索赔机会;三是合同谈判艰难,阿美采用体系化、实战化策略,通过冗长程序拖延、利用强势地位施压等手段,迫使承包商妥协,谈判过程充满挑战,且阿美将此谈判策略体系化,成为其管理文化的一部分。

3. 解决思路:全面深入研究合同是投标报价、执行及变更索赔的关键。明确合同类型、体系、条款、技术与商务关联、文本与执行差异、程序与实质要求。通过优化组织、明确目标、强化反馈,确保投标报价团队全面掌握工作范围与风险。理解合同的技术性与商务性,结合实际情况预提风险金,熟练应用变更索赔时效,方能洞悉变更索赔困境,提升项目成功率。

九、结算阶段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during the Settlement Stage

(一)货币风险

Currency Risk

国际工程项目中,结算货币以当地币为主,同时可能涉及美元和人民币等多币种交易。不同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对项目成本和收益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当地货币贬值,会显著降低项目收益。

因此,应及时对汇率监控与预测,持续监控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利用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等)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还可采取多币种管理策略,根据项目需求和合同约定,合理规划和使用多种货币,分散汇率风险;在投标和项目实施阶段,提前预判当地货币贬值趋势,制定应对预案,如调整成本预算、提前锁定汇率等。

(二)税收风险

Tax Risk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国内鲜有涉及的税务概念,如利润暂扣税(withholding tax),这是国内税务体系中不常见的一种预提所得税形式。此外,各国间的税率设置也存在显著差异,以增值税(VAT)为例,其税率范围可能横跨14%至25%不等,相较于国内固定的6%/9%/13%(或根据最新政策调整后的税率),这种差异要求我们在项目筹划时必须细致考虑税务成本。

再者,征税与免税的具体条件亦因国而异,这要求我们在项目执行前深入研究并理解当地税法,以确保合规操作并最大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同时,社保费用问题在国际项目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各国对于社会保险的缴纳规定、比例及执法力度各不相同,这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国公司因未严格遵守当地社保缴纳规定,如未持有有效工作签证的员工社保问题,而遭受当地政府的查处。这背后往往反映出社保缴费金额高昂的现实挑战,以阿尔及利亚为例,其社保费缴纳比例高达工资收入的49%,要求雇主为包括当地员工及中方员工在内的所有雇员按时足额缴纳,这无疑对企业的财务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税务与社保费用的合规管理,通过深入了解当地法规、精心策划税务策略、加强内部管理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与企业的稳健发展。

十、其他风险控制

Other Risk Controls

在海外施工项目中,全面而深入地评估与应对各类风险因素至关重要,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本地代理合作的不确定性风险、项目所在地区公共安全状况、突发公共卫生意外等引发的风险。为确保项目的稳健推进与成功实施,项目团队必须预先开展详尽的风险源识别工作,通过系统性的风险分析与评估,精准定位潜在风险点,并从源头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规避与应对措施。

具体而言,需对当地代理的信誉度、专业能力、履约能力进行全面考察,以降低合作风险;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合理运用金融工具管理汇率风险,确保项目财务稳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防范财务风险;同时,密切关注项目所在地的公共安全状况,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确保人员与资产安全。

(一)关于政治、社会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规避

Identification and Avoidance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ecurity Risk Factors

针对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稳定趋势、宗教情况、法制情况、经济发展程度及其趋势、对华友好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发生政局动荡、社会动乱、武装冲突、战争爆发、恐怖袭击风险等;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经济下滑、食品及物资供应不足风险等;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宗教、民族冲突风险;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排华势力发展等风险因素。

针对项目所在国家的整体社会治安风险等因素进行研究。尤其是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地区整体治安条件的风险;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盗抢案件及绑架等刑事案件的风险;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地区社区、部落干扰或群体性事件风险等。

根据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发布的《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中国外交部、商务部、驻外使( 领) 馆( 联络办) 和经参处等政府机构提供的安全信息以及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安全提醒;中国石化国际合作部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安全信息通报等信息,将境外公共安全风险划分为极高风险(红色风险)、高风险(橙色风险)、中风险(黄色风险)、低风险(蓝色风险)四级,并形成公共安全风险矩阵图。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4

公共安全风险矩阵图

(二)公共卫生风险的影响和风险控制

Impact of Public Health Risks and Risk Control

1. 中东某国炼油厂检修工程项目基本事实

Basic Facts of the Mideast Refinery Maintenance Project

疫情前,某国有承包商承接在中东的炼油厂锅炉单元关闭检修工程项目,因疫情爆发中东某国禁止中国人员入境,项目进度严重延误;在中东某国开放出入境后,人员隔离等防疫措施也产生了额外的费用。项目继续开工将加大亏损,如承包商停工则可能产生巨额违约金,向业主进行索赔势在必行。

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imgIndex=5

法律变更——禁止中国人员入境、隔离、防疫

2. 索赔受疫情导致法律变更所产生费用

Claim for Costs Incurred Due to Changes in Law Caused by the Epidemic

最终,承包商通过整理扎实的过程性文件作为支持材料,与业主开展多轮谈判沟通,历时将近一年成功获得赔偿避免了损失。

综上所述,只有在项目实施前充分识别并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构建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才能确保海外施工项目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交付与成功运营。

文|卢运广 张智欣(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愈加频繁,海外项目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实现海外工程项目的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各中资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为使我国“走出去”企业管理人员提高海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技巧,价值提升最佳实践、成本控制要素。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定于2025年9月24日-27日在南京举办:海外项目“成本管理策略、标前成本测算与标后成本预算、成本分析、成本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应对措施及控制最佳实践案例”高端进修班。

本次高端进修班将邀请企业一线实操专家就“掌握国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策略的主要技巧、成本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应对措施及控制最佳实践案例”等实际问题,结合典型案例与企业进行实战操作演练。近40个海外项目实践案例,干货满满,为企业海外项目成本管控提升效能提供新的实践路径。